第376章-它急了-《阴阳剥皮人》
第(1/3)页
夜色更深,那株嫩芽在无尽的黑暗中彻底失去了所有微光,仿佛从未有过那惊鸿一瞥的颤动。
七天。
整整七天,城市像一台被拔掉电源后缓缓停转的机器,所有异常的噪音都消失了。
媒体上再也找不到“深井梦境”的任何报道,社交平台的相关词条被算法迅速降权,沉入信息之海的深渊。
那个曾经吸引了无数目光的冷却池遗址,在一次小范围的“地质沉降”后,井口自然塌陷,如今已是杂草丛生,与周围的荒地再无分别。
仿佛一切都结束了。
林工却知道,什么都没有结束。
他坐在医院安保室的监控屏幕前,双眼布满血丝。
第七天了,女儿病房门口的监控摄像头,每到凌晨三点零三分,依旧会准时黑屏,然后自动重启。
他一次又一次地将回放拉到那个时间点,逐帧播放。
画面闪烁后恢复,一切如常,护士站的灯光,走廊尽头窗户透进来的微弱月光,没有任何变化。
但他知道,有东西来过。
在重启前的最后一帧,如果将画面的对比度拉到极限,就能看到女儿病房门前,那个本该空无一人的位置,有一个极其模糊的白影。
它没有穿护士常穿的防护服,轮廓更像是披着一件宽大的、看不清细节的长袍。
更让林工毛骨悚然的是,那白影似乎正低头捧着什么,像一本厚重的书。
一本无字之书。
更直接的证据来自他随身携带的简易水压监测仪。
他将传感器贴在医院的消防栓上,屏幕上那条代表供水系统波动的曲线,每到凌晨时分,总会规律地出现一阵微弱的起伏。
那频率他再熟悉不过,与“神迹井”引发全城共振时的核心数据完全一致。
那东西没有消失。
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像一个固执的作者,在所有人都已经离席后,依然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在空白的稿纸上,书写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。
城郊,废弃食品厂的地下冷库里,空气冷冽如刀。
沈默关掉手中那本布满霉斑的旧案卷宗,上面详细记录了三年前城东殡仪馆的一次火化事故。
他用红笔在其中一页不起眼的附录上画了个圈。
那是一份无名尸体的接收登记簿。
其中有七具尸体被特殊标记,理由是“待确认身份,暂缓处理”。
而真正引起沈默注意的是备注栏里的一行小字:脑组织重量异常,超出同体格标准范围百分之二十以上,建议特殊流程火化。
“它们是温床。”沈默的声音在空旷的冷库中激起一小片白雾,“高敏感人群,他们的大脑生前就能与‘残响’产生微弱的共鸣。死后,这些富含特殊蛋白的脑组织就成了最好的寄生介质和培养基。”
他面前的桌上,摊着几十份从全市各处搜集来的信息。
伪造的科学报告、集体梦境的心理学分析、甚至是一些低语事件的录音转写。
它们风格各异,时而科学严谨,时而神神叨叨,但底层逻辑却惊人的一致——它们都在模仿,在复制,在试图拼凑出一个“说话者”。
一个能替代“沈默”这个符号的说话者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