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与恶 第107章猜测、审讯朱宏放-《终极罪恶》
第(2/3)页
想完第一个可能性,许琅又去推敲第二个可能性,会不会因为相互指责,相互猜忌而引发的矛盾,朱宏放和杨学文两个人在冲突发生的时候,失手杀死了沈军呢?这种可能性很大,因为猜忌和指责而愤起杀人在刑事案件当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,虽然有这种案件发生,但是也是少数,可是,问题来了,那么到底是朱宏放和杨学文两个人中的哪一个失手杀死的沈军呢?这还不确定。
至于第三个可能性,许琅没有再去验证,因为这三个可能性都是在没有第四个人在场,沈军是被朱宏放和杨学文两个人杀死的前提下成立的,如果有第四个在场,或者沈军不是他们两个人杀死的,那么这三个可能性就不成立,想要验证这几个猜测,那么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去见见朱宏放和杨学文这两个嫌疑人。
想通这些之后,许琅就准备离开停尸房,就这这时,叶雪菲拦住了许琅,告诉了许琅一个消息,那就是,她在给沈军的尸体做尸检的时候发现,在死者的体内有氯仿的成分。
听到氯仿这个名字,许琅心中一动,他想起了一件事,那就是,无论是宁嫣然去许琅家里找许琅,跟许琅叙述这起案情的时候,还是许琅在来到公安总局查看卷宗的时候,都发现了一个细节,那就是,无论是朱宏放还是杨学文,都是在他们进入废弃工厂的时候,被人从后面袭击,用毛巾之类的东西捂住了口鼻,随即就昏迷了,还有就是,他们在仓房里醒来之后,没多久又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,然后又昏迷过去了。
许琅一直想不通,朱宏放他们三个人是怎么被人轻易的制服的,现在听到在死者的体内发现了氯仿的存在,那么很多疑问就可以解释了。
氯仿学名又叫三氯甲烷,无色透明液体,有特殊气味,易挥发。味甜,质重,高折光,不燃,具有麻醉效果,这种东西,人只要吸入一点,就很容易被昏迷,有了这种东西,那么就说明无论是朱宏放,还是杨学文,以及死者沈军都是被人用这种东西迷晕的,由此可以证明一件事,如果朱宏放和杨学文没有说谎的话,那么现场肯定有第四个存在,而这个人就是杀害沈军的凶手。
因为氯仿的出现,证明了现场有第四个人存在,可是这第四个人是怎么杀死沈军的?
如果只是单向密室,那么这第四个人在第二次迷晕朱宏放他们三个人之后,就可以从外面打开房门,进入仓房,杀死沈军,然后在走出现场,从外面在锁上仓房的大门,继而离开,可是,根据朱宏放和杨学文的交代,他们在第二次醒来之后,发现仓房的门被人从外面锁死了,他们担心自己熬不住困意在仓房里睡着了,于是就从仓房里面把门锁上了,这样,原本单向的密室就变成了双向密室,如果第四个人在外面,那么他只能打开外面的锁,还是进不来,既然他进不来,就不可能杀死沈军,如果第四个人在仓房里面,那么他在杀死沈军之后,怎么离开仓房的呢?难道这个人还能穿墙而过不成?这又不是,怎么可能有人能够从双向密室里出去呢?
还有一点就是,如果现场有第四个人存在,那么为什么柳茂才和朱宏放的老婆秦玉梅在赶到现场之后,怎么只发现了死者沈军,还有朱宏放和杨学文呢?而且在把朱宏放和杨学文带到公安局进行审讯的时候,他们一口咬定现场仓房里只有他们两个和死者沈军,一共三个人并没有第四个人存在的。
难道他们两个人是有意要给这第四个人打掩护?这不可能,这又不是古代,为了一个义字而替人顶罪,命只有一条,蝼蚁尚且贪生,更何况是人呢?杀人不是什么小罪,虽然国家对于死刑都是慎之又慎的,他们如果真的承认是自己杀死的沈军,就算不会被判处死刑,也会被判个无期徒刑,最低也是十八年的有期徒刑起步。
朱宏放和杨学文今年都是快五十的人了,正所谓五十而知天命,到了这个年龄了,早就经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了,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,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,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而承认杀人的,更何况,他们也没有承认自己杀人了,而是指认对方是杀人凶手。
如果解不开这个双向密室杀人案的谜底,那么案件就无法侦破,于是,许琅决定亲自去会一会朱宏放和杨学文。
在宁嫣然的安排下,再次提审了朱宏放,由许琅负责审讯,宁嫣然负责记录。
许琅坐在一号审讯室的审讯桌后面,在这间并不是很大的房间里面,许琅不知道审讯过多少犯人,破获过多少大案要案,但是没有哪些会像这次案件这般让人想不通。
朱宏放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,朱宏放身高一米七二,属于身高中等的那种,朱宏放身体微胖,因为是在机械加工厂工作,虽然常年没有晒过阳光,但是朱宏放的皮肤还是比较黝黑的,不像其他在工厂上班的人,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苍白,而且在朱宏放被带进一号审讯室的时候,许琅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机油的味道,虽然味道比较淡,但是在这狭小的审讯室里,还是很容易闻到的。
这种味道是那种常年在车间操作机床,每天和钢材和机油,润滑油之类的东西打交道,时间久了,自然身上就有了这股味道,而且朱宏放还是机械加工厂的老职工了,在工厂里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,身上的味道自然就重一些,这和喜欢抽烟的人一样,一般农村的那种喜欢抽旱烟的老烟枪,在和这种人打交道的时候,只有距离他们比较近,都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那股子烟味。
第(2/3)页